期刊简介
学术理论刊物。刊登中外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思想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教育史、教育改革 、各级教 ...【详细查看】
过刊浏览
- 15/12关于开展全国教育...
- 15/12全国教育科学“十...
- 15/09关于拨付福建省教...
- 15/082015年度课题立项...
- 15/03关于做好福建省教...
- 15/01转发全国教育规划...
- 15/01转发全国教育规划...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我对实证研究的理解
2015-10-20 10:02:00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影响的日渐扩大,中国教育研究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如何做出有国际水平、符合国际规范和国际标准的教育研究;如何扩大教育研究对教育决策的影响力,将更多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有广泛影响力的政策成果;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研究对教育实践变革的影响力,同时扎根在教育实践变革中创生新的教育理论。针对制约影响中国教育研究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中国教育研究的领头羊和排头兵的华东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倡导开展教育实证研究的路子。在此背景下,全国首届教育实证研究专题论坛应运而生。在十月的金秋,丽娃河畔的华东师大汇聚了来自全国相关高校、各省市教科院所的6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我带着了解我国教育实证研究的现状、如何开展教育实证研究、教育实证研究与其他研究方法如何整合融通的学习目的参加了本次会议。两天的会期里,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善迈,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顾泠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教育学院院长比尔·麦克迪尔米德等23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教育研究思想和实证研究的成果。
智慧启迪智慧,学者们的观点激发了我对教育实证研究的思考。我对实证研究的理解来自于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认知,这与我的生物学科的教育背景是分不来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在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中开展科学实验,对大家来说都会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1900年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对豌豆的杂交实验研究被人们重新发现以来,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实验生物学阶段。生命科学的研究已不再停留在依靠简单的逻辑推演和观察描述生命现象的方式上。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获取实验数据、作为证据证实或证伪科学假设,解释自然现象,进而发现自然规律的这样一种基于证据的研究方式就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在这样的研究范式里重要地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是基于问题而产生、以解释问题为目的的,也就是说科学研究中问题是逻辑的起点也是终点。任何方法的选择和设计都建立在问题基础上,不唯方法论。第二,研究者的立场是中立的,在科学研究中应抛开个人的偏好、权威者的论断、社会的价值判断等,平等诚实看待数据和证据。第三,科学研究从发现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这几个环节中最核心、最体现科学特征的的一个环节即验证假设。可以说科学探究本质上就是为解释现象寻求证据的过程。一名教师对科学研究或称科学探究的本质理解直接影响他指导学生开展探究的程度。因为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其实就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通过研究自主建构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从而改变由教师单向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中实证研究的现状正如浦东干部管理学院郑金洲教授所说:教育实证研究在我国规模小、时间短、类型单一、重复验证少、结论影响弱等现象。就已有的实证研究也呈现出案例实证多、数理实证少、行动实证多、实验实证少的特点。在我读教育期刊发表的论文时也可以深刻感受到“坐而论道”的现象比比皆是。大量的教育类论文显现出教育研究大多采用归纳总结自我经验、演绎推理他人理论的研究方式,甚至以标语口号、行政指令、权威论断来代替论证过程,对教育现象的描述缺乏真实调查,对教育事实的判断缺乏科学检验。如出现“大量”“大概”“可能”“或许”等描述语言。有如对当前风靡中小学的“高效课堂”、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是否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的问题缺少证据。即使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就能证明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引起的?是否可能是因为学生付出了更多的学习时间或学生做了更多的应试练习的效果呢?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袁振国教授将实证研究归纳为三个关键词:证据、量化和可重复。开展基于中立立场的调查或规范严谨的实验,证实或证伪这些论断假设,然后得出科学结论的实证研究的方法同样也应该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大力提倡。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开展实证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用科学证实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教育实践,我国的教育研究才能在国际教育上发出我们国家自己的声音。
梁漱溟先生在《中西学术之不同》一文中说到:“总之,东西是两条不同的路:一面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静的、科学的、数学化的、可分的。一面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动的、玄学的、正在运行中不可分的。”梁先生所指以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为例。但这种区别根源在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哲学和文化对人的浸润而导致的中西方人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西方人由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推理思维方式和中国人由整体到局部的思辨式思维方式影响在思考、判断等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了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术研究。教育科学从上世纪初传入中国,那些关于杜威、蒙台梭利、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被引入中国,给中国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引入观点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得出结论前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即这些西方包括前苏联的教育理论背后教育家们付出的长期的细致的科学检验的过程。这充分说明教育科学与我国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证研究,除了了解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及方法外,转变思维方式非常重要。
智慧启迪智慧,学者们的观点激发了我对教育实证研究的思考。我对实证研究的理解来自于对自然科学研究的认知,这与我的生物学科的教育背景是分不来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在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中开展科学实验,对大家来说都会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自1900年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对豌豆的杂交实验研究被人们重新发现以来,生物学研究进入了实验生物学阶段。生命科学的研究已不再停留在依靠简单的逻辑推演和观察描述生命现象的方式上。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获取实验数据、作为证据证实或证伪科学假设,解释自然现象,进而发现自然规律的这样一种基于证据的研究方式就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在这样的研究范式里重要地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是基于问题而产生、以解释问题为目的的,也就是说科学研究中问题是逻辑的起点也是终点。任何方法的选择和设计都建立在问题基础上,不唯方法论。第二,研究者的立场是中立的,在科学研究中应抛开个人的偏好、权威者的论断、社会的价值判断等,平等诚实看待数据和证据。第三,科学研究从发现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这几个环节中最核心、最体现科学特征的的一个环节即验证假设。可以说科学探究本质上就是为解释现象寻求证据的过程。一名教师对科学研究或称科学探究的本质理解直接影响他指导学生开展探究的程度。因为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其实就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通过研究自主建构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从而改变由教师单向输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中实证研究的现状正如浦东干部管理学院郑金洲教授所说:教育实证研究在我国规模小、时间短、类型单一、重复验证少、结论影响弱等现象。就已有的实证研究也呈现出案例实证多、数理实证少、行动实证多、实验实证少的特点。在我读教育期刊发表的论文时也可以深刻感受到“坐而论道”的现象比比皆是。大量的教育类论文显现出教育研究大多采用归纳总结自我经验、演绎推理他人理论的研究方式,甚至以标语口号、行政指令、权威论断来代替论证过程,对教育现象的描述缺乏真实调查,对教育事实的判断缺乏科学检验。如出现“大量”“大概”“可能”“或许”等描述语言。有如对当前风靡中小学的“高效课堂”、翻转课堂等学习方式是否真正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的问题缺少证据。即使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就能证明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引起的?是否可能是因为学生付出了更多的学习时间或学生做了更多的应试练习的效果呢?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袁振国教授将实证研究归纳为三个关键词:证据、量化和可重复。开展基于中立立场的调查或规范严谨的实验,证实或证伪这些论断假设,然后得出科学结论的实证研究的方法同样也应该在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大力提倡。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开展实证性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研究走向科学化,用科学证实的教育理论指导我国教育实践,我国的教育研究才能在国际教育上发出我们国家自己的声音。
梁漱溟先生在《中西学术之不同》一文中说到:“总之,东西是两条不同的路:一面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静的、科学的、数学化的、可分的。一面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动的、玄学的、正在运行中不可分的。”梁先生所指以中医和西医的区别为例。但这种区别根源在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哲学和文化对人的浸润而导致的中西方人思维方式上的不同。西方人由局部到整体的分析推理思维方式和中国人由整体到局部的思辨式思维方式影响在思考、判断等方方面面,自然也包括了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术研究。教育科学从上世纪初传入中国,那些关于杜威、蒙台梭利、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被引入中国,给中国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引入观点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得出结论前的研究过程和方法。即这些西方包括前苏联的教育理论背后教育家们付出的长期的细致的科学检验的过程。这充分说明教育科学与我国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实证研究,除了了解科学的本质和特征及方法外,转变思维方式非常重要。